跟好多香港人一樣, 雖然我們在香港土生土長, 但上一輩通常都有些親戚仍然"留守"故鄉
這些親戚在我們這一輩之間可能完全陌生, 但在父親那輩卻是除祖父母之外, 日思夜想念的"至親"
又因為故鄉發展得比較慢, 鄉間的人情相對比較單純且熱情
如果不習慣, 他們的行為有時都可能會令人有點吃不消的
上星期跟父親走左趟尋根之旅, 跟父親的叔叔姑姑見面
在老人們跟父親的對話中, 湧現著對故人的懷緬之情, 對家鄉的變遷, 對遊子的關切......
父親是族中長子, 回鄉探望是一樁大事, 叔公姑婆們拉著他的手, 眼中流露著無限憐惜......
剛好是清明之前, 老人們撐著瘦弱的四肢, 帶著我們祭祖, 探望行動不便的其他老人...
他們的眼中都閃著喜悅的眼光......
悸抖的雙手恭敬地遞上新修的家族宗譜, 同時亦將這歷史任務交託到我們這一輩身上

第一次親身接觸真正的族譜, 深刻體會到搜集資料的艱辛和對祖籍的敬仰
在很多人眼中續修族譜可能是一件又麻煩又浪費時間金錢的無聊事
但當細心地看過這份由家族第一代一直流傳下來的歷史印記
了解著祖先們的生活
點點的感動著這長年離家的遊子心
春秋淹城
淹城, 是父親兒時遊玩的地方
50多年後的今天被發展成以戰國時代遺跡作賣點的主題公園
正如國內其他的主題公園一樣, 人工化的裝潢不是十分討好
被用作賣點宣傳的戰國楚王宮殿遺址亦已化成了一堆黃土
我才不要付人民幣160入場費
反正淹城外圍已經發展出一條近似"集古村"的商店區
在這裡免費逛逛都已經足夠了

小橋流水倒是不缺的


城樓上遠望

到晚上每塊瓦片都被亮起來
上海半日遊--龍華寺
別過家鄉的老人和心懷感慨的父親
搭上和諧號列車, 一個小時就到達上海
初建於公元242年的龍華寺地方不大
亦沒有像寶蓮寺般的氣勢
RMB10的入場費是吸引我入場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還是因為它的不出名, 沒有很多的人工化/商業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